4月商业动向:黄金周前的小增长美嘉体育app
编辑:小编 日期:2025-05-11 00:28 / 人气:
过去的4月乃至五一档,是观察行业动向的高光时段。全国多城接连上新,既有新商业项目的焕新亮相,也有街区型商业的持续进化,更有新老品牌的对话碰撞。这些现象背后,透露出市场正在更贴近日常与文化的维度中寻找新增长。
随着“五一黄金周”到来,多座城市迎来新商业项目集中亮相。不同于往年的是,上海商业开业潮“缺席”,深圳、南京、成都等多地上新,展现出了别样的区域活力。
深圳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于4月28日开启分阶段试运营,位于南山区前海蛇口太子湾,坐拥滨水景观,总体量约23万方,也是K11体系在内地的首个旗舰项目,涵盖K11 Art Mall、K11 HACC文化空间、办公楼和滨海长廊四大功能区。项目由K11品牌创始人郑志刚主导,耗时多年打造,聚焦“文化+艺术+可持续”,不以品牌首店为噱头,而是强化“艺术即零售”建立场景认同感。
南京JLC金陵中环由香港置地打造,是其在内地布局的第二座“中环系”商业项目,于4月29日试营业,位于新街口商圈西南象限,体量约9.2万方。项目强调打造“南京首个精致时尚社交体验型商业”,核心客群对准新街口白领与年轻女性,已签约60%南京首店品牌,突出潮流时尚、精品美食、公共社交与艺术策展等内容。
成都麓湖CPI二期「KOKO MARKET」作为一期补充,以710㎡小体量切入,于5月1日全面开放,定位“自然系生活方式容器”,强调慢节奏生活方式与社群共建。品牌包括南食召、跳海 x TAMIA、Alicia......涵盖新鲜食材、美嘉体育登录生活用品、衣物杂货等多品类零售,并引入市集与工作坊等,倡导轻松、自然的日常。
从这些新项目中可见几大趋势:一是“精细化运营”逐渐成为主流,不再一味追求大体量,而是聚焦社区型消费和生活方式;二是“文化+生态”价值突出,艺术、公共空间与可持续理念成为标配。未来商业竞争,将更多依赖内容创新与场景共鸣的深度运营能力。
每次去安福路都能有新发现。去年,这里经历了品牌加速更替,一批店铺因租金高涨和游客增多而搬离;大半年过去,安福路变得更加热闹,甚至因过境免签政策的放宽而更加国际化。
此时正上演品牌“打擂台”的热闹景象。游客增多,堪称旅游景区标配的护手霜品牌青稚和桃夏便来了;热度仍在,新晋茶饮品牌小山堂和 adidas 三叶草旗舰店便也来了;
搬离的空间也很快有人接盘,如本就在沿街开设 klee klee 的素然集团,又接手 in the PARK 原址开出 klee klee & friends,更加生活化;BLACKHEAD 快闪结束后,HARMAY 話梅于原址试水香氛市集后回归仓储型零售模式,开出调香师店;山风馔饮入驻三顿半原力飞行原址,以蝴蝶喷泉装置等设计打出“漂亮饭”标签......
变化是常态,在轮换的新店和屹立的老店之间,安福路已然形成了新秩序,同时体现在生活与商业、居民和游客的共融上,即一种“品牌+属地文化+城市细节共同维护”的生活型商业街模式。它给我们的启示不是如何造“下一个安福路”,而是提醒我们在高热城市街区中,如何为多种生活留出空间,如何让商业在火热之中保留温度。
成都宽窄巷子在4月宣布二期项目启动,标志着这一核心文旅地标正由“游客打卡地”向“文化共创场”转型。二期项目将沿袭传统川西建筑风格,同时大幅提升内容更新与场景互动的能力。项目以“城市共创”为核心理念,邀请本地非遗匠人、艺术家与文创品牌共同参与,构建具有在地精神的生活方式聚落。
发布会现场,项目还特邀主理人在院内共创“一平米”特展,呈现了传统街巷空间与现代消费业态共生的全新范式。这标志着,不同于纯商业运营,宽窄巷子二期更注重参与式体验,如定制工坊、手作市集与主题展览,致力于实现“看得见的文化消费”。这也代表了一种新的城市更新模式,即在历史文化保护基础上,以“柔性植入”的方式加入商业内容,通过空间焕新带动文化传承与社区活力,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代表案例。
4月19日,奥乐齐 ALDI 在江苏的两家首店——苏州方洲邻里中心店和无锡圆融广场店同步开业。这是奥乐齐2019年试水中国线下市场后首次走出上海,标志着其在华布局进入新阶段。值得一提的是,无锡首店开业首日营业额超百万,刷新了奥乐齐中国区首日业绩记录。开业当天,还出现了由于排队顾客过多提前开始营业,热度过高不得不进行人流控制的现象。
奥乐齐“精选SKU+高性价比”的零售模式,正在与中国二线城市的家庭消费需求高度适配。特别是在通货膨胀与消费降级趋势下,奥乐齐凭借自有品牌、简约设计和精准选品优势,吸引越来越多理性消费者。同时,其社区化选址策略也让门店深入居民日常生活,有效增强用户黏性。
奥乐齐的“出沪扩张”成功,不仅说明外资零售正加速本地化运营,也预示着“价格+品质”型零售将在未来更受青睐。
泡泡玛特于4月正式发布首本实体杂志《play/GROUND》,大开本、内容版块设置清晰,精心编排图文,还邀请了全球作者联动创作。这一动作不仅是一次品牌内容战略的延伸,也体现出其向“潮玩文化平台”转型的野心。
杂志内容涵盖艺术家专访、潮流生活方式探索等,旨在通过纸媒形式构建一个更具温度的品牌世界。创刊号以“社交”为主题,邀请窦靖童担当封面人物,并探讨了多种社交方式和相关话题,展现了泡泡玛特对当代青年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表达。
当前,泡泡玛特正努力从“IP销售平台”升级为“IP文化引导者”,而《play/GROUND》作为内容载体之一,意在加强用户情感联结、增强品牌文化深度,并为线下门店、社群活动提供内容支持。在数字内容泛滥的时代,重拾纸媒正成为一种稀缺体验,为泡泡玛特带来反差化记忆点。
4月26日,瑞士运动品牌On昂跑在中国的首家旗舰店在成都太古里正式对外营业。该旗舰店面积超过500平方米,分为两层,融合了“瑞士精工”与“成都在地”文化元素,展示了On昂跑全品类和产品系列,包括从日常运动生活到户外、跑步、健身和网球五大场景的服装。此外,旗舰店还有On全国首个模特矩阵陈列,独家首发了Cloudboom Strike LS跑鞋,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。
On昂跑表示接下来5年是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时期,接下来会继续开大店,预计到2026年中国店铺要超过100家。此次选择在成都开设中国首家旗舰店,打破一线城市首发惯例,既看中了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经济中心的市场潜力,也希望通过与本地跑团和社群的合作,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和跑步文化,进一步拓展其在中国的影响力。
英国高端香氛品牌Perfumer H于4月在上海开设中国内地首店,选址于巨鹿路上的四层沿街空间,对新式里弄建筑进行改造,而非传统购物中心。低调的空间选址,体现品牌一贯坚持的“生活化、高审美、强个性”路线,也传达出其对“日常感”香氛文化的独特理解。
Perfumer H由英国知名调香师Lyn Harris创立,以自然原料、极简瓶身与玻璃定制服务著称,在伦敦深受艺术圈与设计师青睐。此次入驻中国市场,不仅完整保留其伦敦旗舰店的产品体系与香气配方,还带来了画廊、香水定制、香氛咨询等体验和服务,强调“慢零售”理念,让消费者能在缓慢、沉浸的节奏中与气味产生更深层的联结。
Perfumer H的到来,不只是一个小众香氛品牌的扩张,更是国际高端香氛对中国市场的又一次文化投射。通过非标空间、内容化运营与社区互动,品牌精准抓住了中国新中产群体对“个性表达”“生活审美”与“文化仪式感”的多重诉求,成为近年来香氛赛道中少见的“气味生活方式”新样本。
茑屋书店在上海MOHO的门店TSUTAYA BOOKSTORE于4月底正式宣布关闭,此前曾在今年1月因场地装修原因暂停营业,最终因运营方原因终止运营。这家曾被视为“网红书店典范”的店在运营三年后走向终点,引发业界关于“场景经济”可持续性的广泛讨论。
自2022年开业以来,上海MOHO店依托艺术陈列、临窗景观与咖啡休闲场景等吸引了大批打卡客流,然而,美嘉体育登录随着“新鲜感”消退,门店逐渐陷入客流不足与转化率低的困局。高租金与运营成本下,书籍本身低毛利、非标品销售困难等问题也逐步显现。结合近半年来,茑屋书店在天津、西安等地门店的陆续关闭,其门店数已从15家降至12家,可以看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并不顺利。
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、内容越来越碎片化的当下,单纯依赖打卡流量的模式难以长久。茑屋的退场并非终结,而是折射出“网红书店”模式的普遍困境:在流量经济退潮后,书店要如何从“拍照场景”回归“阅读日常”?
透过4月的种种事件可以看到,真正值得关注的,不再是哪个项目更大、哪家品牌更红,而是它们如何与一座城市、一群人发生真实的关系。这场围绕场景、内容与文化的商业变革,才刚刚开始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